[台南]從拉斐爾到梵谷: 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。奇美博物館特展(2024.05.02~09.01)

這絕對是藝術界的大事!奇美博物館完成了「不可能的任務」
在經過(與各界的)一番努力,終於引進難度極高的展覽。
此次重量級展出共52件50名大師的真跡作品!是真跡 不是贗品、複製品!
這些名畫價值高達500億!平時由英國國家藝廊典藏,目前她正在進行國際巡迴展~
是英國國家藝廊成立200年以來,首次巡迴到臺灣!
更值得一提的是,臺南就是此次國際巡迴展的最後一站,堪稱「大軸」呢XD。
結束之後,這些大師作品就要回去倫敦-英國國家藝廊。
奇美博物館官網的資訊就極為詳盡唷,
但身為奈米部落客(自己說)寫文章就是要把各種資訊盡量用簡單的方式傳遞給其他人
例如購票平台資訊、如何購票換票,這些因看展而延伸的小問題,就由我們來彙整啦XD
而關於畫作的介紹,我在文中也會提及唷~當然資訊都來自於奇美博物館。
展覽期間:2024/5/2~2024/9/1
票種:早鳥票、一般票(有各種年齡層/身份的票種)、藝享票(不限身份單一票價)
購票網址:
奇美官網https://tinyurl.com/yc63szsa (販售各種票種)
KKDAY https://tinyurl.com/5ehm4hb6 (只販售全票)
關於早鳥票:早鳥票故名思義就是開展前已販售的票種,
是用比較便宜一點的價格購得票。
入場仍要到「售票櫃檯」劃位,視當日人流決定入場時段。
關於一般票:
購票時就要決定入場的時段了唷!每週週三不適用。
在奇美購票,可以依不同身份選擇不同票種,詳細如下:

關於享藝票:
不分身份,只有單一售價1500元,僅限週三入場,僅限在奇美官網售票。
購票時就要決定入場時段。
藝享票內含
1.全票
2.特展紀念悠遊卡 (款式隨機)
3.迷你講座:看展攻略
*僅週三開放,每場次約20分鐘
*場次時間 09:45、10:45、13:45、15:45
*持當日票可自由選擇參加場次
4.個人語音導覽機(價值150元)
5.導覽手冊(價值300元)
6.特展提袋
專人定時導覽:
週三無提供此服務!
其他日子每日只有三場,分別是
11:00、14:00及15:00,費用只要吉霸扣~100!
要向售票櫃檯購買此服務。
入場時間:09:30第一場~18:30,一個鐘頭為一個區間
第一場 09:30~10:30
第二場 10:30~11:30
第三場 11:30~12:30
第四場 12:30~13:30
第五場 13:30~14:30
第六場 14:30~15:30
第七場 15:30~16:30
第八場 16:30~17:30
第九場 17:30~18:30 (僅週五六日)
第十場 18:30~19:30 (僅週五六日)
備註:這個時段為分流入場,但入場後原則上沒限觀看時間,沒有清場。
關館時間:
平常日17:30;
週五六日則20:00,但5/17(五)、6/21(五)除外。
所以平常日買第八場入場的民眾要注意「入場時間」不要接近關館才入場~
注意注意注意:可以拍照,但不可使用閃光燈。禁止錄影!
不可重覆入場!一進場即不能離場,離場不得再入場;
且特展的展間沒有廁所,所以入場前要先去上廁所唷。
必去6大原因:
1. 一次展出52幅名畫,從文藝復興至後印象派的藝術史精華版,可以在此一次性認識400多年西洋藝術史
2. 不用出國就能欣賞名畫。
3. 都是真跡作品。
4. 可以看到不同世紀的聖母像表現
5. 首次來台
6. 臺灣史上最高規模的展覽
其他,用圖片來附註:
[購票處]

如果您是持早鳥票,要先來售票處劃位唷。
想租借「語音導覽」也要先來櫃檯唷!
[安檢門]

人潮眾多時,安檢門也需要排隊
在這裡工作人員會先確認您手中的QRCODE上日期、時段是否正確
然後會檢查隨身包包,如果包包尺寸太大會被要求放在置物櫃。


分享小插曲:
我們抵達看到有人龍在「售票處」排隊,
正準備去問工作人員「我們預購票且有時段者是否也要排隊?」,
排在我前面的小姐就熱心跟我說:「也要排隊哦!我也是」
好的,排到我時,櫃檯人員詢問我是早鳥票,還是有時段的票?!
我是後者「有時段的票」,這時櫃檯人員說:「有時段的直接去安檢門唷」~!!
好的,來到安檢門排隊時,聽到旁邊一對情侶在討論要去哪排隊,
我也很熱心的跟他們說:「已經購票的直接來排安檢門哦」
結果我事後想想,如果對方是持早鳥票,而非有時段的票呢XD!
(持早烏票要先去櫃檯劃位)
糟糕,我似乎也給了錯誤的資訊~

這時購買特別身份票,例如台南市民票,需出示證件。
展覽分佈圖:

展覽間的色彩真的如圖片唷,也是重現「英國國家藝廊」的內裝色彩唷。
展館介紹
簡單介紹各展館
導覽路線是依「時代、世代」,從最古老開始看起
以下文字資料取自奇美博物館官網,
全部52幅畫像,我擇幾張自己較喜歡的附上,其餘就由大家親自去造訪囉。

(展館介紹)人文的甦醒-歐洲文藝復興繪畫
在西方藝術史中,十四世紀起始於義大利的文藝復興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。相較以宗教為中心的中世紀,「文藝復興」代表人們對於古希臘羅馬藝術的嚮往,藝術審美觀也從原先由神所支配的世界,改為以人本為中心。
*波提切利和十五世紀義大利繪畫*


作品:書房中的聖傑洛姆
完成年份:約1476
英國國家藝廊收藏年份:1894(購藏)

作品:聖澤諾比烏斯的三個奇蹟
完成年份:約1500
英國國家藝廊收藏年份:1924蒙德遺贈

作品:聖母子
完成年份:可能1480-1490
英國國家藝廊收藏年份:1855(購藏)

作品:納西瑟斯
完成年份:可能1500
*拉斐爾與義大利文藝復興*


作品:被強擄的加尼米德
完成年份:約1575
英國國家藝廊收藏年份:1824(購藏)

作品:女士肖像(來自達爾馬提亞女士)
完成年份:約1510-1512
英國國家藝廊收藏年份:1942(法蘭西斯‧庫克爵士為紀念父親赫伯特‧庫克爵士,透過藝術基金捐贈)

作品:女士肖像,也許是伯爵夫人-露西亞‧阿爾巴尼
完成年份:約1556-1560

作品:文森佐‧莫羅西尼肖像
完成年份:約1518-1594

作品:聖母子與施洗者約翰(加瓦聖母)
完成年份:1510-1511
英國國家藝廊收藏年份:1865購藏

作品:維納斯、墨丘利與丘比特(愛的教育)
完成年份:約1525
*楊.荷賽特與北方文藝復興*
康坦.馬賽斯(Quinten Massys,1465/6–1530)
阿爾布雷希特.阿爾特多夫(Albrecht Altdorfer,出生於1480前不久,卒於1538)
楊.荷賽特(Jan Gossaert/Jean Gossart,活躍於1508,卒於1532)
喬基姆.布克雷爾(Joachim Beuckelaer,可能出生於約1535,卒於1575)

作品:四元素:火
完成年份:1570
英國國家藝廊收藏年份:2001購藏

作品:四元素:水
完成年份:1569
英國國家藝廊收藏年份:2001購藏

作品:寶座上的聖母子與四位天使
完成年份:1506-1509
英國國家藝廊收藏年份:1958戴森‧派林斯遺贈

作品:年輕公主(丹麥的多蘿西亞?)
完成年份:1530-1532
英國國家藝廊收藏年份:1908購藏
(展館介紹)從王室到平民-巴洛克繪畫
十六至十七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,間接促成巴洛克藝術風格的流行。畫家以生動的色彩與戲劇性構圖,為宮廷與教堂增添華麗的氛圍。新教國家因為商業繁榮、中產階級興起,藝術家的創作題材變得十分多元,包含人物肖像、常民風俗、靜物與風景等。
*卡拉瓦喬與十七世紀南方巴洛克*


作品:被蜥蝪咬傷的男孩
完成年份:1594-1595
英國國家藝廊收藏年份:1986透過小約翰‧保羅‧蓋蒂捐贈基金資助購藏

作品:酒神的養育
完成年份:約1628
英國國家藝廊收藏年份:1831喬姆利遺贈,1836入藏

作品:費爾南多‧德‧瓦爾德斯總教主
完成年份:1640-1645
英國國家藝廊收藏年份:1967藝術基金捐款贊助購藏
*林布蘭與十七世紀北方巴洛克*
安東尼.范.戴克(Anthony van Dyck,1599–1641)
林布蘭(Rembrandt,1606–1669)
阿爾伯特.庫普(Aelbert Cuyp,1620–1691)
楊.斯汀(Jan Steen,1626–1679)
彼得.德.霍赫(Pieter de Hooch,1629–1684後)
威廉.范.德.維爾德(Willem van de Velde,1633–1707)
麥德特.霍伯瑪(Meindert Hobbema,1638–1709)

作品:約翰‧斯圖亞特勛爵和他的兄弟伯納德‧斯圖亞特勛爵
完成年份:1638
英國國家藝廊收藏年份:1988購藏
(展館介紹)探索與創造-壯遊風潮
十八世紀英國盛行「壯遊」,貴族子弟除了結交歐洲貴族、融入上流社會,也透過接觸古代與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增進自我藝術涵養;同時,委託當地畫家作畫成為一種風潮。壯遊帶來的文化交流,促使藝術家探索新的繪畫技巧,在英國尤為明顯。
湯瑪斯.根茲博羅(Thomas Gainsborough,1727–1788)
亨利.雷伯恩爵士(Sir Henry Raeburn,1756–1823)
湯瑪斯.勞倫斯爵士(Sir Thomas Lawrence,1769–1830)
約瑟夫.瑪羅德.威廉.透納(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,1775–1851)
約翰.康斯塔伯(John Constable,1776–1837)
大衛.威爾基爵士(Sir David Wilkie,1785–1841)
卡納萊托(Canaletto,1697–1768)
彼得羅.隆吉(Pietro Longhi,1701–1785)
龐貝歐.吉羅拉莫.巴托尼(Pompeo Girolamo Batoni,1708–1787)
克勞德-約瑟夫.韋爾內(Claude-Joseph Vernet,1714–1789)
尚-巴普提斯特.格赫茲(Jean-Baptiste Greuze,1725–1805)
法蘭西斯科.德.哥雅(Francisco de Goya,1746–1828)
*卡納萊托與十八世紀歐洲繪畫*

作品:班克斯費的約翰‧斯科特(?)肖像
完成年份:1708-1787
英國國家藝廊收藏年份:1960卡墨林夫人為紀念丈夫卡墨林上校遺贈

作品:女士肖像(格萊昂夫人?)
完成年份:1760
英國國家藝廊收藏年份:1945愛蜜莉、伊茲納加捐贈
*透納與英國繪畫*


作品:雷夫‧紹柏格醫師
完成年份:約1770

作品:海洛和利安德的離別(出自於希臘討人穆塞厄斯)
完成年份:1837前
英國國家藝廊收藏年份:1856透納遺贈
(展館介紹)光線與色彩-印象派繪畫
印象派興起於十九世紀晚期的巴黎。這個名詞最早來自對一群藝術家不以為然的藝術評論;主要代表人物包括馬內、塞尚、雷諾瓦和莫内。印象派畫家通常採用鮮豔的筆觸,強調光線變化的效果,以不同於常規的題材來作畫。
尚-巴普堤斯特-卡米爾.柯洛(Jean-Baptiste-Camille Corot,1796–1875)
愛德華.馬內(Edouard Manet,1832–1883)
保羅.塞尚(Paul Cezanne,1839–1906)
克勞德.莫內(Claude Monet,1840–1926)
皮耶-奧古斯特.雷諾瓦(Pierre-Auguste Renoir,1841–1919)
保羅.高更(Paul Gauguin,1848–1903)
文森.梵谷(Vincent van Gogh,1853–1890)
約翰.辛格.薩金特(John Singer Sargent,1856–1925)

作品:畫室中的火爐
完成年份:1865
英國國家藝廊收藏年份:1992海倫、切斯特‧比提夫人遺產經由替代遺產稅程序贈予入藏

作品:窗前的果盆和啤酒杯
完成年份:可能1890
英國國家藝廊收藏年份:2006西蒙‧盛柏里遺贈

作品:音樂咖啡廳一角
完成年份:1878-1880
英國國家藝廊收藏年份:1924科陶德基金贊助購藏

作品:長草地與蝴蝶
完成年份:1890
英國國家藝廊收藏年份:1926科陶德基金贊助購藏
系列週邊



一般留言